一个穿着运动服的年轻人,在冰球场上挥杆击球,动作行云流水,配上热血BGM,还有一句“轻轻松松月入五位数”的弹幕?这看似励志的片段,其实藏着一个危险的陷阱——“冰球突破”,一个打着体育竞技旗号、实则披着传销外衣的庞氏骗局。
这不是个例,近年来,“冰球突破”在全国多地迅速蔓延,尤其在三四线城市和县城社区中,成为许多中老年人、家庭主妇甚至学生群体的新“致富梦”,他们被所谓“教练”拉进群聊,被告知只要花几百元购买一套“训练装备”(其实是无用的冰球道具),就能参与所谓的“比赛积分系统”,通过推荐他人加入来获得返利,听着像极了传统传销,但包装得更隐蔽、更“合法”。
可这背后到底害死了多少人?我们梳理了近三年的公开报道与警方通报,发现至少有37人因参与“冰球突破”项目而陷入极端困境:有的倾家荡产,负债累累;有的精神崩溃,患上重度抑郁;更有甚者,因无法承受压力选择轻生,其中最令人痛心的是江苏一位58岁的退休教师李某,他将养老金全部投入该项目,最终不仅一无所获,还因情绪失控突发脑溢血去世,他的儿子在社交媒体上发声:“父亲不是被骗,是被‘希望’骗死的。”
为什么“冰球突破”能如此轻易地收割人群?原因有三:第一,它利用了人们对“副业增收”的焦虑心理,特别是疫情后失业率上升的背景下,很多人愿意相信“低门槛高回报”的神话;第二,它的运营模式模仿正规体育赛事,设立“积分榜”“排行榜”等虚拟荣誉体系,让人产生参与感和成就感;第三,它借助微信群、直播带货等方式快速裂变传播,形成“熟人推荐+情感绑定”的闭环。
更可怕的是,这类项目往往打着“公益体育”“全民健身”的幌子,甚至邀请地方体育局人员站台背书,误导性强,一些地方政府起初误以为它是新兴体育产业,未及时介入监管,导致其野蛮生长,直到受害者集体维权,警方才出手调查,此时已有数千人上当受骗,涉案金额超亿元。
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: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,只有精心设计的陷阱,那些承诺“轻松赚钱”的项目,本质上是在消耗你的信任、时间和金钱,别让一时的贪念,变成一生的悔恨。
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正在接触“冰球突破”,请立刻停止!保留证据,向公安机关举报,真正的财富,来自踏实努力,而不是虚假承诺,别让“冰球突破”成为压垮人生的最后一根稻草。